新闻中心

“股票版微博”即将赴美IPO:这个“雪球”究竟能滚多大?

发表时间:2021-05-11 11:42

5月7日,据媒体报道,知情人士称投资社区雪球正计划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,可能会筹集资金约3亿美元。雪球正在与顾问就拟议的股份出售进行合作,计划最快在本月提交IPO申请。

目前,我国投资者规模正逐渐扩大。截至2020年12月,我国投资者数量达1.78亿户,同比增长1800万人,2017—2020年复合增速11.93%。市场蛋糕很大,但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,雪球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,虽另辟蹊径,但实则也不易。

(一)

雪球成长史:从社区到交易

雪球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,2011年11月雪球网上线。发展至今,雪球从最早偏重资讯生产的“i美股”网站,到后来作为一款解决“股票买什么好”问题的手机炒股应用和投资者社区,再到今天的组合交易平台,发展成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移动互联网财经平台。

截至目前,雪球共进行了5轮融资。最近一次是2020年底,公司通过兰馨亚洲投资集团独家投资1.2亿美元,实现雪球E轮融资,该轮融资主要用于业务升级及产研投入。前四轮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、五源资本(原晨兴资本)、千橡投资和蚂蚁集团,融资总金额超过1.7亿美元。

雪球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投资人社区。回顾10年历程,雪球从社区交流平台作为接入点,逐渐发展成集股票、基金、私募等多种投资类型于一体的投资人社区。而从雪球的运营结构层面来说,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。

信息来源:雪球官网

第一步:垂直社群的搭建。

在雪球创始人方三文看来,投资是一个需要极大信息量、极强的逻辑推演的事。而对于国内的投资人来说,他们需要一个聚焦于投资的垂直平台,与众多的投资人进行信息交互,实现自我学习、交流的目的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方三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,毕业后有过多年媒体从业经验,因此他本人对新闻及传播有着高度敏锐性。平台不局限于单纯的新闻发布,以UGC内容(用户生成内容)为主,局部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度粘性的垂直化社群。这一阶段时间跨度为2011年-2014年。

第二步:建立交易平台。

对于一家单纯做社群的企业,情怀故事在资本市场是讲不通的,未来营利空间有限。方三文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,同时雪球用户天然就具有投资交易需求,这也是雪球建立交易平台的先天优势。于是雪球通过用户筛选,把一部分用户沉淀到雪球交易平台上,业务拓展到股票、基金、债券、信托等。这一阶段时间跨度约为2015年-2018年。

第三步:社区与交易平台深度捆绑。

社区与交易平台不能脱节,随着平台用户数量的增长,雪球又把聚焦点回到社区运营本身上。雪球非常清楚,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黏性的社区生态。雪球CEO李楠接受采访时曾表示:“2019年在保持交易能力的同时,我们把更多增量资源聚焦到了优势部分。”这个优势部分指的便是社区优质UGC内容。

迈入第三阶段,雪球正不断加深社区与交易平台的黏性。在雪球上,参与者主要有四种,分别为:股民、机构人员、财经媒体、上市公司。四者各有各的诉求,投资人想要得到大V加持,学习更多干货;机构想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;财经媒体想要通过内容为自已引流;上市公司想要接触更多股民。近年来,雪球通过媒体KOL(关键意见领袖)、基金经理等人群开展各种直播、付费课程等活动,力求加强社区活力,实现社区与交易的加速融合。


分享到: